《战争论》全书共有三卷八篇一百二十四章,分别论述战争的性质、战争理论、战略、战斗、军队、防御、进攻和战争计划。
1、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克劳塞维茨把战争区分为“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两种形态。并通过分析“绝对战争”认为,不应该把战争看成是一种单纯的暴力和消灭敌人的行为,而应把绝对战争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进行考察。
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在此基础上,克劳塞维茨进一步对战争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作了具体的探讨。一方面,政治决定战争;另一方面,战争反作用于政治。
2、战争的特性:充满危险、充满劳累、充满不确定、充满偶然性
首先,战争是充满危险的领域。战争是充满着艰难险阻的活动,当一个人接触到程度不同的危险时,只具有普通的勇气是不够的。要在各种苦难的条件下泰然自若,就必须具备巨大的勇气、强烈的荣誉感或久经危险的习惯。
其次,战争是充满劳累的领域。在战争中,劳累是暗中束缚人的智力活动和消磨人的心理状态的许多因素之一。要想不被劳累所压倒,就需要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为此,指挥官应要求军队和部下在战争中自觉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其三,战争是充满不确定的领域。在战争中.一切行动所追求的只是可能的结果,战争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四分之三好像隐蔽在云雾里一佯,是或多或少不确定的。人们对隐藏着的敌情,只能根据不多的材料进行推测,同时也很难每时每刻都确切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从而增加了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的困难。
其四,战争是充满偶然性的领域。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像战争那样,给偶然性这个不速之客留有这样广阔的活动地盘。偶然性会增加各种情况的不确定性,并扰乱战争事件的进程。由于偶然性的不断出现,就会不断发生预期计划与战争实际不符的情况,它直接影响到作战计划的实施。
3、战争的目的:打垮敌人
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的直接目的是打垮对方,使敌人无力抵抗是战争行为真正的目标。在他看来,打垮敌人这个抽象的战争目的,包括三个要素:一是消灭敌人的军队;二是占领敌人的国土;三是征服敌人的意志。
4、战争理论:不是死板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
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活动具有自己的特点,企图为军事艺术建立一套死板的理论,好像搭起一套脚手架那样来保证指挥官到处都有依据,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消除战争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理论不应是对战争实践的规定,而应是一种考察,这种考察就是对事物进行分析探讨。它可以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确切的认识。他认为,战争理论主要是帮助指挥官和从事战争的人们确定思考的基本路线,而不应像路标那样指出行动的具体道路。
5、精神要素:军队的武德和军事天才
克劳塞维茨之前的军事理论家往往过分夸大物质因素在决定战争胜负中的作用,忽视乃至否认精神因素的作用。克劳塞维茨充分肯定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精神要素是战争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他指出,在战斗过程中,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
6、集中兵力:战略上最重要又简单的准则
克劳塞维茨认为,数量上的优势不论在战术上还是战略上都是最普遍的制胜因素。因此,在决定性的战斗中尽可能多地集中兵力这个原则,在现在必须提到比过去更高的地位。尤其是交战双方在科学水平、武器装备和训练等方面越是处于均势,兵力的对比就越起决定性的作用。
他还把数量上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区分为空间上的兵力集中和时间上的兵力集中。在克劳塞维茨看来,虽然在战术上兵力可以逐次使用,但在战略上兵力却必须同时使用。数量上的优势应该看作是基本原则,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应该首先和尽量争取的。战略上最重要而又最简单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7、进攻和防御:两种最基本的作战形式
克劳塞维茨认为进攻和防御是相辅相成的。每一种防御手段都会引起一种进攻手段,同样,一种进攻手段是随着一种防御手段的出现自然而然地出现的。也就是说,当防御的方法一经确定,进攻就针对它们采取对策;防御研究了进攻所使用的手段,于是又产生新的防御原则。进攻和防御总是这样相互作用并得到相互促进的。他指出,战争中的防御(其中包括战略防御)决不是绝对的等待和抵御,而只是一种相对的等待和抵御,因而多少带有一些进攻因素。同样,进攻也不是单一的整体,而是不断同防御交错着的。
亠1LV1
666་感谢
途思故人LV1
那你觉得停战协议结束后还会不会发生世界规模的战争呢